睡眠障碍让太多人的睡眠出了问题,其症状表现严重的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,给人们带来的是无尽的伤害。对于睡眠障碍,人们应该重视起来,积极的了解其症状表现,一旦发现患有疾病,要积极的调节和治疗。那么,睡眠障碍的症状有哪些?很多朋友们咨询这个问题。
睡眠障碍的表现形式有哪些?青岛安宁医院李少华专家为您介绍以下几点:
一、睡眠质量的不正常:
一类是睡眠量过度增多﹐如因各种脑病﹑内分泌障碍﹑代谢异常引起的嗜睡状态或昏睡﹐以及因脑病变所引起的发作性睡病﹐这种睡病表现为经常出现短时间(一般不到15分钟)不可抗拒性的睡眠发作﹐往往伴有摔倒﹑睡眠瘫痪和入睡前幻觉等症状。
另一类是睡眠量不足的失眠﹐整夜睡眠时间少于5小时﹐表现为入睡困难﹐浅睡﹐易醒或早醒等﹐失眠可由外界环境因素(室内光线过强﹑周围过多嘈音﹑值夜班﹑坐车船﹑刚到陌生的地方)﹑躯体因素(疼痛﹑瘙痒﹑剧烈咳嗽﹑睡前饮浓茶或咖啡﹑夜尿频繁或腹泻等)或心理因素(焦虑﹑恐惧﹑过度思念或兴奋)引起。一些疾病也常伴有失眠﹐如神经衰弱﹑焦虑﹑抑郁症等。相关阅读:晚上睡觉失眠怎么办
二、睡眠中的发作性异常:
指在睡眠中出现一些异常行为﹐如梦游症﹑梦呓(说梦话)﹑夜惊(在睡眠中突然骚动﹑惊叫﹑心跳加快﹑呼吸急促﹑全身出汗 ﹑定向错乱或出现幻觉)﹑梦魇(做恶梦)﹑磨牙﹑不自主笑﹑肌肉或肢体不自主跳动等。这些发作性异常行为不是出现在整夜睡眠中﹐而多是发生在一定的睡眠时期。例如﹐梦游和夜惊﹐多发生在正相睡眠的后期﹔而梦呓则多见于正相睡眠的中期﹐甚至是前期﹔磨牙﹑不自主笑﹑肌肉或肢体跳动等多见于正相睡眠的前期﹔梦魇多在异相睡眠期出现。
三、入睡和维持睡眠困难:
由于多种病因或干扰因素的影响,中老年人常入睡困难和不能维持睡眠;表现为睡眠潜伏期延长,有效睡眠时间缩短。由于白天活动减少或小睡导致夜间睡眠觉醒周期缩短,早起或猫头鹰式的夜间活动在中老年人中十分常见。再者,随增龄或疾病影响,睡眠的昼夜节律障碍愈明显;表现为昼夜颠倒、时间差性睡眠障碍和夜间工作所致的昼夜节律紊乱。
睡眠障碍给人们带来的危害是极大的,因此,一旦发现其症状表现,要及时的治疗
临床研究表明,睡眠障碍会影响人的学习、记忆、情感等,导致心理疾病的增加,很多心理和精神疾病存在严重的睡眠障碍。失眠与情感障碍密切相关,情感障碍患者中98%患者伴有失眠,而长期失眠导致情感障碍发病的危险性是普通人群的4倍。睡眠障碍也与躯体疾病密切相关,长期睡眠障碍是导致慢性疲劳综合征、高血压病、冠心病、糖尿病、脑血管病的重要原因之一。警惕:睡眠障碍引起的危害
专家提醒各位睡眠障碍患者,睡眠不好切忌胡乱投医,乱吃药。伤心伤身还浪费了钱财。人在有的时候失眠几天是难免的,不要一睡眠不好了就立即吃安定类的药物。这样很容易造成对药物的依赖性,影响自然睡眠达到的深度,还是应该去正规的医院进行正规的检查与治疗。
推荐阅读:晚上出现睡眠障碍怎么治疗
友情提示:以上就是有关“睡眠障碍有什么症状”的一些相关介绍,希望对您有一定的帮助。我省知名神经内科专家李少华提醒,如若发现患有睡眠障碍要及时的治疗,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,延误了病情。治疗睡眠障碍请选择权威、正规专业的医院进行就诊。最后,如果您还有什么疑问,请点击本站的在线专家咨询或者是直接联系我们。我们将竭尽全力为您服务,祝您早日康复,身体健康。
您也可以通过手机版访问:睡眠障碍的症状有哪些